金銀花適應性強,可種植的地區有哪些?
更新時間:2022-10-19點擊次數:505次
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藤本植物,又名忍冬、金銀藤、二寶藤、子風藤、密桷藤、鴛鴦藤等。由于此花初開時為白色,后轉變為黃色;或在同一枝蔓上既有白花、又有黃花,因此稱為金銀花。金銀花屬多年生半常綠纏繞及匍匐莖的灌木,小枝細長,中空,藤為褐色至赤褐色,葉片卵形對生,枝葉均密生柔毛和腺毛,果實為圓形,熟時呈藍黑色,有光澤,種子呈褐色的卵圓形或橢圓形。
金銀花以花蕾(金銀花)及藤(忍冬藤)入藥,是常用的中藥材,每年開2~3茬花,采集尚未開放的成熟花蕾,經干燥后即可入藥,自古以來就是清熱解毒的良藥。金銀花和藤中抗菌有效成分以氯原酸和異氯原酸為主,藥理試驗表明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的功能。治溫病發熱,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肺炎、痢疾、癰腫潰瘍、丹毒、蜂窩組織炎等癥。
金銀花為半常綠藤本植物。老枝褐色,幼枝紅褐色,密被黃褐色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無毛。金銀花藤長可達9m,莖中空,多分枝。葉對生,卵形或長卵形,長3—8cm,寬嫩葉有短柔毛,背面灰綠色。花成對腋生,苞片2枚葉狀,花梗及花都有短柔毛,花冠初開時白色,經2—3天變為金黃色,故有金銀花之稱。花萼短小,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稍呈二唇形,長3—5cm,筒部約與唇部等長,上唇4淺裂,下唇不裂,外面被柔毛和腺毛;雄蕊5,子房無毛,花柱比雄蕊稍長,均伸出花冠外。漿果球形,熟時黑色,有光澤。
金銀花的適應性很強,大部分地區均產。金銀花原產我國,自然分布于亞熱帶及溫帶地區,生長在山坡灌叢或疏林中,海拔500~2000米居多,較高可達3200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