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苗扦插培育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更新時間:2012-11-21點擊次數:1761次
金銀花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的供不應求讓越來越多人把目光投向金銀花種植上,要想種好金銀花,首先要掌握金銀花苗的扦插培育技術,下面勝瑞告訴您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品種選擇。金銀花品種繁多,生產上栽培的優良品種主要有大毛花和雞爪花。大毛花樹勢直立性強,干性明顯,枝條粗壯,果枝節間短,現蕾能力強,花蕾肥大是生產上首選品種。
二、扦插時間。金銀花一年四季除嚴冬外均可扦插育苗。以夏季8月上中旬為佳。育苗過早,枝條成熟度差,氣溫低,影響成活率。同時由于金銀花正處在現蕾盛期,剪枝對產量影響較大。育苗過晚雖然成活率比較高,但由于生長時間短,苗木小,根系差,年前無法移栽定植。扦插宜選擇雨后陰天,此時氣溫適宜,土壤濕潤,空氣濕度大,扦插成活率高,生長較好。
三、精細整地。為方便管理和促進苗木快速生長,金銀花育苗地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無土傳病害、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或壤土地。耕翻前3—5天澆一次透水,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亞鐵2—3公斤。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細耙,耙后作成2—3米寬的畦,畦長視育苗量而定。
插條選擇與處理金銀花插條應從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上選取。生長充實、已木質化的當年生枝條或1—2年枝條都是理想的插條。過嫩的枝條成活率不高。多年生枝條生根遲,苗木質量差。這兩類枝條均不宜作插條。要求插條長30—35厘米,粗度0.5厘米以上,每個插條上應有2—3個節。上端在芽的上方1—2厘米處剪成平口,下端在近節處剪成斜口,以利生根。插條上的葉片只保留上端2—4片葉,其余葉片全部去掉。剪好的插條按大小分級。插前可將插條下端在500ppm吲哚丁酸溶液中蘸5—10秒,稍涼干后即進行扦插。也可用ABT生根粉2號處理,以促進生根。
四、扦插方法。為便于管理和保證育苗密度,可采用10×30厘米株行距,每畝育苗2萬株左右。大插條育苗可采用20×30厘米株行距,每畝育苗1萬株左右。直徑0.5厘米以下的小插條育苗,株行距可縮小到5×30厘米,每畝育苗4萬株左右。育苗時按30厘米行距開15—20厘米深的溝,將插條按計劃的株距均勻擺入溝內填土踏實,入土深度為插條長度的1/2,直插、斜插均可。如采用斜插,入土深度可適當加深,但不宜超過插條的2/3。
五、插后管理。澆水:插條生根需要充足的水分,苗木扦插當天要澆透水,第一水后隔2—3天澆一次水,連澆3—5次。生根后澆水次數可適當減少,每10天左右澆一次水。追肥:金銀花夏季扦插后經過7—8天芽即開始萌動,15—20天即可生根,此時可進行適量追肥,每畝可施尿素2.5—3公斤。40天后每畝可追施尿素8—10公斤。中耕:土壤通氣狀況直接影響生根和根系生長。苗木生根后即可進行中耕除草。初次中耕要離開插條 5厘米遠,防止觸動插條,注意中耕不宜太深。摘心:當苗木新發枝長到25—30厘米高時,要及時摘心,以利枝條發粗,為將來金銀花整形打好基礎。 同時也有利于其它枝條生長,達到長勢均衡健壯。
六、防治病蟲。褐斑病,主要為害金銀花葉片,嚴重時造成落葉,影響樹勢。發病前可用1:1:100倍波爾多液噴施進行預防。發病初期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8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800倍液噴施。每隔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白粉病,主要為害金銀花葉片和嫩梢。發病初期可用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1000—1500倍液噴施。蠐螬,主要為害金銀花植株根部。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液澆灌植株根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