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和山銀花的應用范圍
更新時間:2012-04-01點擊次數:1839次
金銀花藥材是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全世界有兩百多種,我國有98種。據調查,在我國民間稱“金銀花”的植物有17種,均來源于忍冬科忍冬屬的不同植物。2003年以前金銀花價格一直是每公斤幾元到幾十元,由于非典原因,從2003年的20元/kg、2009年年初100元/kg、現漲價至360-400元/kg,而且市場極為緊缺。與其藥效相同的山銀花目前市場價格只有20-50元/kg,而且市場庫存量比較大。究其原因,全國人大代表哈藥集團總經理姜林奎接受記者采訪時為我們解釋:
金銀花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有幾十種中成藥中都使用該藥材。《中國藥典》中描述其功能與主治為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血毒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臨床上用量很大,在抗流感特別是抗非典和抗甲流期間發揮了重要治療作用。
山銀花在《中國藥典》中描述的功能與主治與金銀花一致,說明它們在臨床應用時是可以替代的。
中國藥典05年版和10年版中的金銀花全國范圍只有三大產區,最大產區在山東平邑縣的16個鄉鎮,738個自然村,種植面積約30萬畝,是半野生半栽培的多年生銀花,年產量約4500噸;其次是河南封丘人工栽培的金銀花,大約種植面積1萬畝,年產量約1500噸;第三是河北省巨鹿縣,也是人工栽培,產量與河南差不多。三大產區年總產量約7000噸。
山銀花主要以湖南、四川為代表,其它還有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產地比金銀花范圍廣,都是農民人工栽培種植,年產量1萬噸以上,為增加產地農民收入做出了很大貢獻。
由于金銀花藥效獨特,在中成藥中廣泛應用 ,用量在逐年增加,而且除藥品之外,其它領域也大量使用:如食品飲料、涼茶、果汁;日用品牙膏等。僅王老吉涼茶年用金銀花量就在4000多噸。據統計目前全國金銀花需求在2萬噸左右,而實際產量只有7000噸,缺口巨大,若遇到流感病毒,就更加緊缺。另外,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國家更是把金銀花視為國寶,我國還有出口,更加大了金銀花供應的缺口。而由于05、10年版明確規定忍冬為金銀花唯一來源,是道地藥材,導致所有處方含金銀花的中成藥必須使用金銀花,從而造成山銀花資源大量閑置和浪費,極大地打擊了農民積極性,影響了農民種植熱情。所以,如何利用山銀花目前已經引起很多相關部門的重視。
對金銀花和山銀花應用范圍,姜林奎的建議是:
《中國藥典》于05年版之前28年間,金銀花和山銀花在藥品中一直混用,而且兩者藥效相同。鑒于目前市場上金銀花資源短缺,價格高漲,百姓用藥價格不斷攀升,同時,山銀花資源大量閑置,農民不滿情緒也在不斷高漲等情況。我們強烈建議:將金銀花和山銀花分類管理,即將資源有限的金銀花保證高風險類藥品如中藥注射劑等使用,而對于大量口服中成藥則應允許使用山銀花,此類口服中成藥處方中的金銀花可全部改為山銀花。這樣既能滿足高風險藥品中藥注射劑生產的需要,又能避免產生新的安全性問題,同時能緩解金銀花資源緊缺和山銀花資源閑置的市場現狀,又能安撫農民的不滿情緒。也解決了由于金銀花藥材價格飛漲又無貨源,而引起的藥品生產企業無生產原料,中成藥不斷漲價,百姓用藥負擔不斷加重等鏈鎖反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