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苗的形態特征與生態環境
更新時間:2015-12-25點擊次數:2032次
金銀花苗
形態特征
忍冬,半常綠多年生藤本;幼枝潔紅褐色,密被黃褐色、開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無毛。葉紙質,卵形至矩圓狀卵形,有時卵狀披針形,稀圓卵形或倒卵形,極少有1至數個鈍缺刻,長3-5 (-9.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少有鈍、圓或微凹缺,基部圓或近心形,有糙緣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小枝上部葉通常兩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葉常平滑無毛而下面多少帶青灰色;葉柄長4-8毫米,密被短柔毛。總花梗通常單生于小枝上部葉腋,與葉柄等長或稍較短,下方者則長達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夾雜腺毛;苞片大,葉狀,卵形至橢圓形,長達2-3厘米,兩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苞片頂端圓形或截形,長約1毫米,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長約2毫米,無毛,萼齒卵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頂端尖而有長毛,外面和邊緣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時基部向陽面呈微紅,后變黃色,長(2-)3-4.5 (-6)厘米,唇形,筒稍長于唇瓣,很少近等長,外被多少倒生的開展或半開展糙毛和長腺毛,上唇裂片頂端鈍形,下唇帶狀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實圓形,直徑6-7毫米,熟時藍黑色,有光澤;種子卵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長約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兩側有淺的橫溝紋。花期4-6月(秋季亦常開花),果熟期10-11月。
生態環境
生于山坡灌叢或疏林中、亂石堆、山足路旁及村莊籬笆邊,海拔最高達1500米。也常栽培。日本和朝鮮也有分布。在北美洲逸生成為難除的雜草。《神農本草經》稱其“凌冬不凋”。在我國,北起東三省,南到廣東、海南,東從山東,西到喜馬拉雅山均有分布,故農諺講:“澇死莊稼旱死草,凍死石榴曬傷瓜,不會影響金銀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