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規范化栽培技術—田間管理
更新時間:2012-03-12點擊次數:1425次
2 田間管理
2.1 施肥
金銀花是喜肥藥用植物,一年之內需多次施肥。
2.1.1 基肥 基肥一般在金銀花最后一茬花采收結束后進行,以經高溫發酵或漚制過的有機肥為主,并配少量的氮、磷、鉀化肥。5年生以上的每株施有機肥5kg,磷酸二銨150~200g;5年生以下的,用量酌減。施基肥的方法有環狀溝施肥法、條溝施肥法、全園撒施法。
2.1.2 追肥 一般每年追肥3~4次。第1次追肥在早春萌芽后進行。每個花墩施土雜肥5kg,配以一定的氮肥和磷肥,氮肥可用硫銨或尿素50~100g,磷肥可用過磷酸鈣150~200g或磷酸二銨150~200g;也可只施人糞尿5~10kg。以后在每茬花采完后分別進行一次追肥,以氮肥和磷肥為主,數量與第1次追肥的量相同,最后一次追肥應在末次花采完之前進行,以磷肥和鉀肥為主,每株施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150~200g。追肥方法基本同基肥,但追肥的溝要淺,一般深度10~15cm,若土壤墑情差,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
2.1.3 葉面追肥 在金銀花的萌芽、展葉、每茬花前見有花芽分化時進行葉面追肥。常用的肥料種類和濃度是:尿素0.2%~0.3%,磷酸二氫鉀0.2%。另外也可補充一些微量元素,如硼砂1%、硫酸鎂1%、硫酸錳或硫酸銅0.05%~0.1%、硫酸鋅或硫酸亞鐵0.1%~0.4%。追肥時間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噴灑部位應以葉背為主,間隔時間以7d左右為宜。
2.2 灌溉
排澇適當的水分供應是金銀花正常生長發育所不可缺少的條件。水分過少,會造成旱害,水分過多,又造成澇害,均會影響藥材的產量和質量,造成損失。
2.2.1 灌溉 金銀花雖然較耐旱,但在花期若遇干旱天氣會造成大量落花、幼嫩花蕾破裂,嚴重影響產量。一般情況下,應在發芽前后至新梢生長期、末茬花采收后至土壤封凍前兩個時期分別灌水1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系分布層(土層40~60cm)為準,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
2.2.2 排澇 金銀花花期若雨水過多,會造成落花、漚花、幼嫩花蕾破裂等,影響產量。因此,在生長期間要及時做好排澇工作。
2.3 整形修剪
2.3.1 修剪時期 常規修剪分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剪在每年的霜降后至封凍前,結合整形進行。夏剪則在每次開花之后進行,共進行3次。第1次剪春梢于6月上旬進行;第2次剪夏梢于7月下旬進行;第3次剪秋梢于9月上旬進行。
2.3.2 修剪方法 冬剪主要是短截外圍,疏剪密枝,剪去枯、老、細弱枝和營養枝。剪去各級分枝的上部,只保留5~7對芽。夏剪則是在每茬花摘過后,剪短花枝上部,剪掉新滋生出的交叉橫串枝,同時剪掉冬剪漏剪的枝條。
2.3.3 整形 結合冬季修剪進行整形,疏除擾亂樹形的枝條,更新老枝條,培養成花枝組。
2.3.4 衰老樹的整形更新 當金銀花生長多年,樹冠直徑和高度均達到120cm時需壓縮樹體高度。應采取壓頂縮剪的方法,在每個主枝上只留3~5個側枝,剪去多余的側枝。在春季進行抹芽,將主枝以下生在主干上的芽全部抹去,同時對生在主枝上的徒長花枝進行摘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