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銀花
更新時間:2012-04-26點擊次數:1623次
【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Dà Jīn Yín Huā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山金銀花的全草。
【原形態】藤本。莖中空,外表紅褐色;小枝疏被短柔毛。葉對生;橢圓形,長約8.5厘米,寬約3.8厘米,先端漸尖成急尖,基部圓形或微截形,全緣或微波狀,上面綠色,光滑無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細短柔毛,并有金黃色腺點;葉柄長約1厘米。花腋生,數對排成總狀;總梗長約3厘米,有細柔毛;苞片葉狀長卵形,長約1.5厘米,寬約7毫米;花冠筒部細長,分裂成2唇,一唇大,4裂,一唇小,舌狀;雄蕊5,伸出,花藥丁字著生;花柱線形,柱頭頭狀,子房下位。漿果,球形,黑色。
【生境分布】生于深山林下。分布貴州、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性平,味甘,氣香。
【功能主治】鎮驚,祛風,敗毒。
【附方】
①治小兒急驚風:大金銀花、金勾連、金鎖匙各三錢。煎水服。
②治一切瘡毒:大金銀花、地丁草各三錢,土茯苓、夏枯草各四錢,山花椒根二錢。煎水服。
相關新聞